船夫哥自然明白檀锦程话里行间的意思,从1995年成立以来,至2007年凭借着F3的爆火,BYD销量突破10万辆,2009再上一个台阶突破40万辆,也是在2009年,巴菲特入股了BYD。
不过之后的几年里,BYD对于市场的判断失误以及自身产品一系列问题造成的品牌信任危机,让BYD在2011年经历了自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船夫哥都不得不公开承认,BYD在客户,经销商,媒体三个关系都没有处理好,也正是经历了这次危机之后,BYD开始从规模导向品质导向转型。
从跨界造车的生死抉择,到经销商崩盘与品牌信任危机,再到豪赌新能源汽车,BYD的每一次转型其实都是迫不得已,无非是遇到了生存危机。
“全面停产燃油车的豪赌,远的不说,近的对BYD影响就不小啊。”
迪子的燃油车占比虽然不足2%,但部分车型毛利率高达15%,停产之后,短期来看,迪子每个月至少会减少8000万元的利润,这也是尉来不会放弃燃油车的原因。
2003:从外贸开始 第1026章 新势力绞杀局开始(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