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的股价表现难以匹配他全年59.38万辆的销量以及全球第三新能源企业的名头,更何况在2021年,BYD是少有的没有受到芯片供应波及的车企。
一定程度上,尉来,特斯拉以及一众新势力市值在当下泡沫明显,而BYD的市值则相对有些低估了,不过这跟BYD长期以来留给资本市场的印象也有关系。
尉来与特斯拉,是今年包括销量,营收以及股价表现都最为亮眼的两家车企,但身处A股的尉来在估值要远远落后于特斯拉,同样是万亿市值,一家是以人民币为单位,另一家则是以美刀为单位。
部分投资者甚至认为尉来在A股上市是一个错误,另外股价的高居不下,呼吁尉来在港股上市以及高送转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
对于这三点,檀锦程在股东电话会议上也有回应。
“自上市以来,在剔除分红以及增发等等因素之外,尉来股价的涨幅累计超过了22倍,若是按发行价计算,当初中签新股的用户保留至现在,每一签的收益超过了20万元。”
2003:从外贸开始 第1025章 目标?比特斯拉多一万辆!(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