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在河北出名,主要还是因为石勒,谁不知道张宾张孟孙是大胡的狗头军师啊?
介绍完了之后,邵勋直接问道:“君来见我,想必对河北大局有教?”
高绛偷瞄了一下邵乂,见他微不可觉地点了点头,便道:“仆愿为明公鞍前马后,光耀门楣。”
“前番为何退兵?”
“为匈奴所败,实乃溃退耳。”高绛不好意思地说道。
“可能重整旗鼓?”
高绛犹豫了一下,又见得邵乂提醒,咬牙道:“愿为明公效死。”
其实,真不是他看不清形势,而是高氏的家底已被高隐、高瞻叔侄二人掏空了大半。
他们带走了数千户、二万余口人去辽西,留在老家的能有多少?
高家留守族人若想押宝邵勋,真的要倾家荡产了,甚至这还不够,还得联络些姻亲、故旧、好友,一同出兵。
成,则大获其利。
败,则家族消亡,至少渤海这一支算是完蛋了。
如何抉择,真的很难,因为你不是在为自己一个人做决定。
你的每一个决定,都意味着无数依附于你的家庭的生死荣辱。
高绛方才说“光耀门楣”,其实就是他的条件。
他想要得官,想要完成家族的士族化进程。
“好。”听高绛这么一说,邵勋一拍案几,道:“君是爽利人,我也是爽利人。渤海太守崔俛办事不利,可免官回家。你若能率五千人至安平围攻匈奴,事成之后,渤海太守给你又如何?”
晋末长剑第542章 人心与对症下药(下)(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