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奋斗在汲郡多年,一度声势不错,不但汲郡上下统治得铁桶一般,邻近的河内、顿丘、魏郡都有人跑过来依附他。
最后虽然被迫南撤,但并没有过去太久,影响力没有完全消散。
想到此处,他已经决定,上表举荐庾琛为司隶校尉,专管汲、魏、顿丘等地的招抚工作,为下一次进攻打下基础。******
十一月中旬,枋头一带的大军陆续撤离,第一批回到南岸的是许昌世兵。
出征时五千,回来时差不多三千。经历了血战洗礼的他们,从内到外发生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看着外表没什么两样,但气质就是不同了。
其实这也正常。
残酷的战场上,他们直面敌人锋刃,被击溃过,被追杀过,收容起来之后,又被逼着上前守御,然后再打,再死人,再溃,再被收容……
说什么古代战争伤亡率不能超过5%、10%什么,那并不准确。
在攻城战与守城战中,伤亡远远超过这个数据,战死一半人以后还在打的比比皆是。
就连野战,也不是战死十分之一的人就崩溃,那也要看人,看当时的情形。
溃散的军阵撤到后方后,被收容起来,整顿一番后,再度派上一线结阵非常常见。
在这个过程中,士兵们的心理状态外人难以细究。
大抵是从恐惧、绝望,慢慢过渡到麻木不仁、死了拉倒。
战争结束后,这些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士兵,在沉淀一段时间后,心理素质都会有一个蜕变。
从枋头撤下来的三千许昌世兵就是了。
六十多个日日夜夜的煎熬,让他们对死亡的承受能力大增,相对应的,战斗力也大大提升了。
晋末长剑第475章 东燕(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