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乂一系的失败者罢了,互相抱团取暖,发发牢骚而已,不值得过于重视。
“荀仆射从邺城回洛时,面有饥色,蓬头垢面,可还记得河内的两张胡饼?”邵勋缓步走入场中,看着瞪大了眼睛的荀藩,笑问道。
他知道荀藩为什么针对他。不就是杀了他长子荀邃么?到现在还记恨着呢。
他微微有些后悔,若知今日有荀藩在,必不来此。
“王将军,多日未见,别来无恙?”邵勋又走到一人面前,行礼道。
“邵……将军。”王瑚起身回礼。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少年郎,微微有些愣神。
一年多前,这个名叫邵勋的少年郎才刚刚凭借斩杀孟超之事声名鹊起,随后被司空选中,殿中捉拿司马乂,一路举孝廉,进中尉司马,再整顿王国军,保全洛阳,迎圣驾而归,终任殿中将军。
这一年多的邵勋,太耀眼了。
反观自己,建春门之战达到了声望的顶点,随后春风得意了一段时间,最后在司马颖、司马越之间摇摆不定,北伐失败后输掉了所有。
京中正要重建禁军,即便他能出任高职,也不过是回到了一年多前罢了。甚至于,他最终与左右卫将军失之交臂,只能掌握一小部分兵马,与面前这人同列。
际遇变化之玄,当真让人茫然无措。
“王将军之才,我亦佩服。”邵勋弯下腰,给王瑚斟满酒,道:“单论骑军运用之妙,洛阳无人能出将军之右。将军莫要灰心丧气,只要有机会,一定可以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
王瑚闻言心中一热,鼻子有些发堵。
京中公卿巨室,只把他当做反复无常之小人,言语间多有讥讽。即便今日与宴,却只能敬陪末座,在席间赔笑。
晋末长剑第112章 本土势力(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