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个问题过分了,问孔子是否忠君也就算了,居然还要问他是否拥护君主制?
但是答案很意外,孔子对以“家天下”为模式的君主制,是持有限保留态度的。他认为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君主制是可以接受的,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
关于儒家的社会理想,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借用现代的话语,就是高级阶段与初级阶段——“大同”与“小康”。
今天的讲座,我想尽量用最浅显的方式,让没有怎么研读过儒家经典的人都能听明白,避免引用很多人不熟悉的大段经典原文。
但在这里,我也不得不引用《礼记》中的两段原文——
孔子心中社会理想的高级阶段,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隐蛾 子学三论及批判(下)(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