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韶走了过来,将一叠契约书搁在桌案上:“县尊,沤肥施用的契约文书送来了,各乡里签下契约文书的百姓按要求,在田间地头立下木牌,测字先生写上了‘沤肥施用田’。”
顾正臣看了看满是手指印的契约书,便示意骆韶存档:“沤肥、豆饼等是第一次施用,能不能增产要看秋收情况。我听耆老说,不少百姓今年秋里多种棉花,秋稻反而种得少了,是否如此?”
骆韶微微点头:“句容纺织做得大,品相好且出货量足,价相对松江府还低了那么一成,纺织大院一直都在稳定收棉花,百姓见种棉得利多过种稻,纷纷扩大了植棉亩数,往年百姓多是半亩或一亩棉,可今年出现了不少二亩棉。”
顾正臣严肃地看着骆韶:“十亩地二亩、三亩棉没问题,但不能出现十亩地十亩棉这种事。句容本就地少,粮食产出不多,挤占稻田过多,反而不利百姓安稳,虽说可以购入大量粮食,可落朝廷那里,就有些本末倒置。”
骆韶了然。
民以食为天,不是民以棉为天。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三百三十八章 设计大明宝钞(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