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下来,日月星宿在“太虚”中悬浮,依照各自的规律运行,主要是驳斥张衡的“浑天说”,引申义则清除了“天人感应”学说的存在基础。
而且,他还反问了一句,如果真的“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且“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那么“日月星辰何由出入水中乎”?
邵瑾又看了看葛洪、申绍二人的驳斥文章,发现二人都是相信“浑天说”的,认为地是蛋黄,天是蛋壳,天包着地,日月星辰嵌在蛋壳上。
但针对虞喜的质问,他们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只能引申各种神话传说乃至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来佐证。
邵瑾其实是倾向于葛洪、申绍二人的,因为他也信浑天说,认为日月星辰的变化自有感应,但看完《安天论》又有些怀疑了,因为虞喜的质问确实有力,且他用常年观察的星宿位置来演算刻度,加重了自己的论据。
邵瑾有些动摇了。
晋末长剑 第1380章 新差事(上)(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