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就中原本土的国营钢厂,在陈曦当年亲自带队建设高炉,专门找专业人士,也就是一些能靠颜色分辨高炉温度,而且温差不会超过十几度的顶尖铸剑师,也就是蒲元等人,花费了大半个月时间,让这群人靠焰色判断在什么时候升温、降温以达成陈曦所需要的钢水。
没办法,温度计陈曦搞不出来,尤其是这种上限要一千五百度的玩意儿,只能靠老师傅,不过考虑到后世很多时候都是靠老师傅看光焰的焰色来判断,而且精度挺高的,陈曦也就不挣扎了,反正人类是真的奇妙。
当然,有一说一,因为温度这个度的概念,陈曦没办法给蒲元那群人普及,没办法给蒲元他们解释明白什么叫做一千五百度,什么叫730度,这就只能靠感觉来判断了。
这也是早期陈曦搞出来了钢炉之后,还在钢厂花费了不少时间的原因,说白了不就是用高炉炼钢必须要解决铁碳合金最终产物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融化,然后铸造,那最终产物的质量有时候运气不好,连同时代的钢材都赶不上。
毕竟这里面的技术含量也不是说笑的,所以陈曦一开始就带着蒲元这群人给钢炉怎么烧,烧到什么焰色,维持多久,再降温到什么焰色,再烧多久,之后再升温到什么焰色,再维持多久定下了规则。
这个规则算不上多么的精确,毕竟陈曦没有温度计,也没有准确的计量方式,但陈曦烧个几十炉从中找到最优的结果,之后就按照这个烧就是了,这也是国营钢厂,每年都会调整冶炼方式的原因,也是汉室钢材质量越来越好的原因。
神话版三国 第四千六百零七章 长安(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