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不太适合中原,中原历来都是官方修史,不会准许旁人乱来的,哪怕是写日记,有些事情都是不能写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地方信史很完整,古代百姓生活的详细反倒有所缺失的原因。
反倒是欧洲因为西普里安这套玩法,不少神甫今天的日记没啥写了,就写点周围百姓啥情况,所以中世纪穷苦百姓吃的是啥,怎么做的,掺多少木渣,麸子啥的都会提一嘴,反正上面要求的,顶不住上面的要求,摸鱼敷衍总行吧,今天来一套足以打死人的法棍制作教程,吧啦吧啦。
这些东西在当时记录的神甫那里,毫无疑问的是敷衍,这些家长里短,这些不知道有啥意义的玩意儿,反正随手写进去就是了,但到几百年后这些玩意儿就成了研究当年真实情况的重要素材。
这种素材在中原其实偏少的,自始皇之后,历朝历代的视角都落在统治者如何维持统治,对于被统治者的关注其实很少,记录的资料也主要落在国家的兴衰起伏,很少着眼于被统治的个体,最多是在私人书信之中能见到一些对于个体的记录。
可这种私人书信的数量相较于庞大的被统治个体是非常稀少的,以至于中原这个地方的后世子孙,可以清楚的复现出自家鼎盛王朝的繁荣昌盛之态,但很难从细节层面去构建同时代百姓的生活。
他们吃的是什么,他们玩的是什么,他们如何消遣娱乐,这些普通人层面的东西,在成型之前,基本是一片荒漠。
神话版三国 第四千六百零一章 惯例(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