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大脑里面对比了一下,回忆一下自己经历黄巾时代,普通百姓看到瓮中粮日渐减少时的感受,这个时候如果夏粮已经快到时辰,哪怕瓮中之粮日渐减少,百姓也能按捺住内心的焦躁和绝望,继续按部就班的处理自己的事情,等待夏粮。
如果这个时候是一场大旱之后,根本没有粮食,只能等待说不定什么时候放粮的官员,那么当瓮中之粮日渐减少的时候,内心充斥的恐怕就只剩下绝望了。
前者哪怕晚几天也能想办法撑过去,而后者晚一两天恐怕就剩下暴动了。
当年李孚驻守魏郡的时候,宁可拿下长安巡查员也一定要开仓放粮就是知道,官僚在百姓缺粮时许下的放粮诺言一旦不被兑现会发生什么。
袁杨作为大世家同样也清楚,所以根本不存在在粮食耗尽之前肯定有粮食抵达,只有多少天之内有粮食抵达,前者只是要他们去死而已。
当然,用司马朗的话来说就是一些交换,但这种交换对于袁杨而言,不如弄死司马朗,让后来者思考一下到底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最起码绝了祸患。
神话版三国 第四千五百七十八章 有伤文和(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