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角色基础是不够厚重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安排一幕他跟主角在一块经历的戏就好了,让读者通过他正在发生的选择,看到他的内心。
像他当年救姜望,拒绝平等国,都是后来别人转说的,不太有深刻的人格体现。
可问题在于……
在本卷如此紧凑的剧情安排里。我没有地方给他一幕戏。
顾师义这个角色不够有分量,这里的分量,是说他在整个故事里的角色分量。
我肯定主要写的是姬凤洲,叶小花,熊稷,诸葛义先,凰唯真,楼约这些角色。
仅就顾师义送死的那场戏里,重点也是景灭一真的剧情。他甚至不是东海上的主角,东海上的那一战,只是整幕一真大戏的其中一个小节。
我只能通过应江鸿,通过其他角色,给他一点点描绘。又难免失之于蜻蜓点水。
如以上所说,我已经知道这样写的利与弊,最后还是做了这样的写作选择。
因为写作有时也如人生,你没有完美的选择,在岔路口总有一边的风景被你错过。
我只能尽我最大努力,写出我认为的最好的篇章,奉献给最好的读者。
可我无法确定它是不是最被大家喜欢。
在人生长旅,我们都不能赢得一切,不是么?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承诺大家,我会尽力妥当地填好所有坑,给大家这段旅途一个尽量完整的结束。
赤心巡天 吾欲乘槎星汉——世尊卷总结兼感言(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