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因作为名门之后,鲍维宏深刻知道枯荣院曾经多么有影响力。
有诗为证——“东国八百寺,佛光照枕眠。”(《东乡孤笔》)
当然,似于此等诗句,后来基本都消失了。也就是鲍维宏这样的世家子,还能在一些当时的随笔上,拾得只言片语。
在枯荣院已经覆灭的许多年后,大齐夜游神,打更人烛岁,还常常在此巡行。
甚至朔方伯当年都亲自参与了对枯荣院的战争,后来很多年都对此讳莫如深。
以至于当他对枯荣院产生浓烈的好奇,颇为急切地想要究根溯源,厘清当年的历史,也没有想过去问一下自己嫡亲的伯父,而是自己来探寻答案。
一是知道朔方伯不会说,二是本能觉得,向朔方伯询问此事,是一件相当冒险的事情。
他当然不可能直接到枯荣院废墟里去翻检历史,且不说这么多年过去,还能不能捡到什么破烂。
单就这人人避而不谈的事情,必然存在某种不便讨论的真相,更存在某种不愿意人们公开讨论的力量——他又不蠢,岂能大张旗鼓地问?
鲍氏的车马行,吃下了齐国境内最大的市场份额,在情报方面的能力,自也是首屈一指。
凭借着鲍氏的人脉,鲍维宏登门拜访了许多涉及枯荣院旧事的官员,其中很多都已经致仕了,还在位的,也都已经坐得很高。
好在鲍氏天然有高阶,他生下来就有资格与之对话。
此外,他还去了朝议大夫臧知权所管辖的【典院】。他有个好友,正在典院做“知书郎”,随臧知权修史。可惜对于当年枯荣院事件的详细记录,在【典院】之中也是密档,他的朋友无权调看。
不过枯荣院事件的大体轮廓,【典院】是有相对公开的描述的。
他也借阅了一些杂七杂八的记载,总算是在心里拼凑出大概的填补。
赤心巡天 第九十六章 吉祥(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