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为了让平民百姓都有功法可练的演法阁,最后仍然成为了世家贵族的垄断物。
这真是巨大的讽刺!
姜望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楚煜之的所作所为,在楚国几乎得不到任何实权人物的看好。因为九百多年前耀世的天骄凰唯真,已经失败过了。
楚煜之再怎么努力,如何能胜当年?
大楚太祖当初决定把世家的问题留给后来者,是否有想到这样的结果呢?
历史的惯性是何等强大,当它在漫长的时光里惯性结潮,就连凰唯真那样的绝世人物,也无法更改潮涌的方向。
面馆的屋檐下住了一窝燕子,已经习惯人声,并不害怕食客。泥沿上一群小脑袋耷拉着挤在一起,在热意不散的午后打着盹儿。
姜望看着燕巢,想起不久前失败的启明新政,有些无法尽述的感慨:“我真想看看凰唯真当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可惜《楚略》里涉及他的部分,只有他创建演法阁、击杀游玉珩之类的记载,其余经历大都语焉不详,多为侧证。”
左光殊说道:“其实司马衡先生当年写《楚略》的时候,对凰唯真有过详笔。但后来山海境不断升华,凰唯真有了归来的苗头,关于他的定论,就变得模糊了。”
史笔讲究盖棺定论,现在凰唯真的棺材板没有盖稳,自然过往一切都要重新斟酌。《史刀凿海》这部史学经典,也不是一著永著,而是在漫长时间里不断推翻、不断修订。因为历史的真相,常常有许多个维面。
信史的这个“信”字,不是说它永远不会错,而是它永远服从真相。
姜望叹道:“凰唯真的定论变得模糊,演法阁的定位也跟着模糊了。”
左光殊道:“有时候我也会这么觉得——演法阁本身的演变,比它所推演的术法更莫测。”
姜望忍不住道:“旧时百姓檐下燕,如今养在雀笼中?”
“这么说倒也没错。”左光殊并不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掩饰什么,认认真真地说道:“但演法阁本身巨大的构建成本,就已经注定它无法被平民所拥有。凰唯真自己倒是建了几座演法阁,对所有人开放,但也只是杯水车薪。且在他死后,就收归国有。”
赤心巡天 第七十一章 旧时百姓檐下燕(最后一天求月票)(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