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要承认,在创作上,我对姜望确实过于冷酷。
在人物的权衡中,我常常会选择牺牲主角。
我总是想着,还有很长的地方写主角呢,先紧着其他角色帅一下。我总是想着,姜望这么坚强,他可以承受的……
比如在山海境,为了勾勒方鹤翎的人物弧光,为了强化王长吉的魅力,必须要有一个逼出方鹤翎心底呐喊的人,只有姜望合适,而且他确实是出于正义的思考,符合人物逻辑。
比如在伐夏之战,重玄遵在那个时候绝对不能输,如果输了他之前的所有塑造就都成了白纸,重玄遵那句名台词:“我要赢得所有,包括勇气。”也就毫无意义。
那就只能是姜望输。而且确实那时候也打不过。
可能这就是很多人说的“文青病”吧。
我们现在阅读,常常用到一个词,“毒点”。
我有时候看一些网文创作方法论,也常常用到这个词,常常说要如何规避“毒点”。
不要这样写,读者不喜欢,不要那样写,读者不喜欢。
读者好像是非常单薄的一个群体,有一个个简单的标签贴在那里,不喜欢这也不喜欢那。
这些方法论里,考虑的不是剧情应该如何编织,人物应该如何塑造,故事线应该如何碰撞。
考虑的只是,读者“应该”喜欢什么。
我不能同意。
我不是说不要写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字。我是说创作者的最优先考虑,永远是故事本身的精彩。
赤心巡天 第十一卷总结兼感言(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