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如此,草原亦这般。”张宾说道:“国多,力分则弱,则易制之。国少,力合则强,难以制之。大王以护夷校尉府统领诸胡,略显不足,况衙署设于平阳,许多事鞭长莫及,久而久之,诸胡离心,更难统合。仆以为,或可罢护夷校尉府,于平城、盛乐置都护府,就近管制,方能奏效。”
“汉时都护秩比两千石,太低了,大王或可提一提,令其比肩一州刺史、都督。”
“都护府下可有属国、羁縻郡县,大王可令其自治,亦可插手其政务,视时势而定。”
邵勋听完,说道:“这可比前汉时治理深入多了。”
时代是发展的。
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说实话各自文明程度、生产力水平都很低,军事也不强,故可在大体无为而治的情况下统治,突出一个相安无事。
但人家也在发展,也在进步。如果说西汉时西域处于春秋时期的话,到东汉就是战国时期了,现在么,则有点往战国后期发展的趋势。简而言之,小国之间在互相吞并,生产力水平、军队战斗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再用西汉时的政策来统治就不合时宜了。
回到拓跋鲜卑这件事,其实颇多借鉴之处。
邵勋想了一两天,已经有点方案了。
两汉时期的手段现在多半无效了,但后世其他朝代失败的手段,此时却不一定没用,而当时成功的手段,此时却也不一定能成功。
说白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时代风貌。
时代是由人和人的活动组成的,这些人认可的价值观、思考问题的方式、为人处事的习惯以及生产力水平,共同影响了时代走向。
任何政策都必须基于这点来制定,生搬硬套必然会出问题。
“渊源。”邵勋看向殷浩,问道:“你可有何建议?”
殷浩张了张嘴,最后只说道:“而今当以攻取平城为要。”
晋末长剑第845章 制度(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