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王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在驴车上坐了起来。
感觉到身体没那么难受之后,他扭头回望,暗暗数了一下兵士。
步卒二千余、骑兵千人、亲军四百多,这便是全部了。
一战损失了三分之二,可真够惨的!
驴车不紧不慢地前行着,王弥收回目光,默默想着心事。
蒲洪是不是快到陕县了?他会不会喧宾夺主?
天子会不会趁机撤掉他的本兼各职,将弘农收回?
晋军若一路攻来,要不要守?该怎么守?
如果逃回潼关,太子会是什么态度?不能逃得太快,那样说不定会被太子杀鸡儆猴。但也不能逃得太慢,那样会被晋军团团围住,再也走不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与西河、平阳、河东的败兵一起西进,法不责众之下,或能蒙混过关。
太多问题需要考虑了!
十月二十一日,就在北线的段末波抵达赤洪水匈奴营垒的时候,王弥终于败退回了陕县地界。
他在此逗留了一日,收拢了数百败兵——不过他的部队人数还略微下降了,盖因府兵再一次追击而来,不得不留人断后阻击。
跑了大几十里,心情慢慢收拾过来后,王弥也不太想跑了。
陕县方向派了两三千人过来接应。
他决定利用土塬地形阻击一番。尤其是那几个两侧是山塬,中间是幽暗深邃的一线天驿道的地方,可以做做文章。
听闻蒲洪已进至七里涧一带,或许可以把他“骗”过来。
他们没和邵贼交过手,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打敢拼,说不定能收奇效。
另外,他连续派出数拨使者前往平阳,核心诉求只有一个:请求援兵,越多越好。
晋末长剑第732章 援军四发(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