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拓跋猗卢喜欢小儿子拓跋比延,于是废长立幼,废黜了长子拓跋六脩的母亲,并把这个大儿子打发了出去,镇守新平城(今山西应县西)。
拓跋六脩忍了,收拾行囊,带着部众迁徙到了新平。
六脩有匹骏马,号称日行五百里,珍爱异常。
拓跋猗卢将其夺走,送给了小儿子比延,六脩又忍了。
拓跋六脩入朝(盛乐),猗卢让他拜小儿子比延,六脩不从。
于是猗卢把自己的车辇借给比延,比延乘着此车出外“兜风”,六脩看见了,以为是父亲出巡,于是在路边顿首拜伏。
比延嘲笑了六脩,六脩发现自己被耍了,大怒离去,回新平生闷气。
拓跋猗卢一听六脩居然敢发脾气,立刻召他入京,六脩拒绝。
拓跋猗卢大怒,率军攻打新平,结果被六脩反杀。
猗卢的侄子拓跋普根听说了此事,立刻率军赶来,击败六脩,自立为代公。
因为时局动荡,拓跋代国内有人担心普根清算,惊惧不已。
刘琨之子刘遵在盛乐当质子。这也是个头脑灵活的,立刻联络了这些人,说服他们归晋。
于是乎,大队人马自雁门南下,浩浩荡荡投靠刘琨,计有晋人、乌桓三万家,还带走了马牛羊十万头,在三月初抵达了太原。
一下子得到了十五至二十万口胡汉军民,刘琨“兵势大振”!
卢诜听到这消息时,人都傻了。
还能这么玩?
拓跋猗卢好歹是一代豪杰,军事上屡战屡胜,怎么人老了以后这么昏庸?
晋末长剑第626章 变幻(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