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放心,仆会谨慎行事的。”郗鉴朗声说道。
三万大军的各级军官是齐备的,但“司令部”却空空荡荡。
这几个月,邵勋给他塞了一些人,郗鉴自己又从东平、高平、济阴三地征辟了一部分士人,把指挥机构完善了起来。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个幕僚团队不是谁都能拉起来的,但郗鉴利用金乡郗氏的影响力,征召了一批相熟的士人。与此同时,他又调来了一批高平之战、涉县之战时的旧部,充实指挥班子。
他渐渐有羽翼了。
其实,每一个方面大将都必须有自己的党羽,不然很难做到如臂使指,战场上要坏事。
李重、王雀儿、金正三人身边,都簇拥着一批这样的人。
但他们积累私人团队的速度远不及郗鉴,因为他们出身低、名望低、号召力低,基本都是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艰难积攒起来的。
好处是在长达十年的军事生涯中,自家团队的能力经受了长久的考验,上限未必多高,但下限足以保证。
主官离任,私人团队一般也会跟着离任,这样的人在古代有个称呼:“家将”、“家臣”。
家将、家臣跟着主家,升官迅速。可一旦主家败落,他们也会受到牵连,清算起来动辄株连数百家,并不是开玩笑。
当年司马越若没能上位且反被清算,邵勋就得仓皇跑路,否则必死无疑。
“去了徐州,若无法进彭城,不要硬来,可先至东海国找糜子恢。”邵勋吩咐道:“另者,约束军纪。”
说到这里,邵勋的脸色也认真了起来,道:“我是东海人,若桑梓之地被劫掠了,可说不过去。”
晋末长剑第564章 南北布置(上)(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