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喜欢胡人,故归晋效力。”
“有人出于仇恨,或没了退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还有人迫于无奈,故出丁出粮。”
庾琛一口气说了五类人,基本囊括了河北形形色色的各路人马。
“哪一种最多?”邵勋问道。
“迫于无奈者最多。”庾琛说道。
这就是症结所在了。
邵勋击败石勒,王浚看起来又不像能成事的样子,于是很多人迫于无奈随大流,出丁出粮支持邵勋发动战争。
问题在于,他们愿意支持到什么程度?
本就是迫于无奈,意思意思得了,你还来真的啊?河北今年本来就困难,你还集结这么多人马与匈奴干,死的人算谁的?消耗的钱粮算谁的?
当这种人丁、钱粮的消耗,超过他们对邵勋的恐惧时,事情就会起变化。
人都是有极限的,你不能无休止要求人家做这做那,毕竟匈奴人都没这么过分。
若压榨比匈奴还狠,我们为什么投你?转投匈奴不行吗?
以上是大略上的,具体到某个人时,情况又有不同。
有的人家底厚,忍受的阈值高,有的人家底薄,阈值低。
有的人性格胆小怕事,忍不住了也会再忍一会,有的人性子暴烈,快忍不住了。
有的人家国情怀、华夷之辩多一些,更能忍一些,有的人则无所谓,就不太能忍了。
如此不一而足,千人千面,属实正常。
晋末长剑第541章 人心与对症下药(上)(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