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胃口不大,吃完后,从随从手里接过丝绢,擦了擦嘴。
亲兵又端上茶水,王衍拿起漱了漱口。
随后,他便起身,站在栏杆前,看着烟波浩渺的漳渠堰。
“太尉似有心事?”邵勋走了过来,轻声问道。
老夫心事可太多了,能对人言者却没几件。
王衍叹了口气,道:“昨日听太白方略,似有问题。”“哪个方略?”邵勋问道。
王衍指着铜雀台外的辽阔原野,说道:“河北千里沃野,人繁畜殷。胡晋交处之地,心思叵测之人数不胜数。”
“老夫不懂军争之事,唯对人心知之一二。太白有没有想过,一旦让匈奴大举入寇,会有什么后果?”
“还请太尉教我。”邵勋作揖道。
“镇将、坞堡帅、流民军、乞活军心思活络,不肯力拼,甚至勒兵停驻,首鼠两端。非得看到你与匈奴之间分出胜负,才肯卖力。”王衍说道。
“甚至于,一旦大举突入河北,很多人直接就降了,为匈奴提供粮草、兵员,这并非不可能之事。”
“河北刚刚秋收完毕,士民之家固然不富庶,但粮食还是有的。撂荒农田这么多,割干草也很简单。若真让匈奴大举入寇,可不一定筹集不到粮草。”
“君在河南之时,当见过首鼠两端之辈。你的兵来了,人家给点粮草。匈奴兵来了,人家也会给。破财消灾罢了,大不了后面自己省着吃,饿点肚子,先把眼前这个难关过了再说。”
“河北民心、军心未附,每个人都在观望。拿了你的官印又怎样?哪家没几個官印?你收匈奴官印,收上来几个?交到你手上的,都是真的吗?”
“更别说,还有太多人既未收你官印,也没明着背叛匈奴,若即若离,立场模糊,根本不明确表态,免得将来没有退路。”
晋末长剑第536章 堵截(下)(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