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曷柱方才对刘氏说他们是至亲,是她的帮手,这不是虚言。
在邺城这么久,他也算弄清楚了,邵勋最多时有六千骑,在河阳、枋头等地消磨许久,此番又屡次激战,现在也就四千出头的骑兵了。
他们刘氏可出一万多骑,还可以影响其他的羯人、乌桓部落,十五岁以上男子尽数拉出来,给他们配上武器、战马,出个两万骑兵不成问题。
给谁扛活不是扛啊?何必那么死心眼。
如果邵勋对胡人有很强烈的偏见,一定要置他们于死地就罢了,只能和他拼。但问题是,现在看来他没有偏见,或者说没有太多的偏见,只要听话、服从命令、不闹事,为他打仗,他一视同仁。
将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邵勋势头那么好,又那么缺骑兵,这才是他们的机会啊!
刘汉的声势固然也很大,但人家不缺骑兵啊。
投向哪一方好处更大,不言而喻。
“罢了,我就允他上党太守之职。”邵勋的声音又传来。
刘氏有些意外。
刘曷柱也有些惊讶。
邵勋则暗哂,又不是我的地盘,许出去又如何?现在和人家斤斤计较,人家不投了,岂不是因小失大?
这帮胡人,素无信义,黑眼珠只认得白花花的银子,谁给的价码高就跟谁。
大晋朝廷原来的政策有很大的问题,从来没正眼看待过他们,也不屑于拉拢,征发人家打仗了经常不给工资,还抓他们的人丁当奴隶,搞得匈奴、羯人、乌桓满腹怨气。
局势变成今天这样,和他们长期以来的不作为、胡搞乱搞脱不开关系。
邵勋是把他们当平等的势力对待,着意拉拢,给好处,给官做,在晋人高官里面有这个姿态的并不多。
晋末长剑第531章 军镇(下)(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