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者,非良臣难以济其理。
臣者,非明君难以显其才。
君臣相得,就如那阴阳调和,今古同体,自承法度。
大胡帐下诸将佐,原本看来能力颇佳,今观之皆中人之才罢了,非是那能辅佐一代君王,破天开地之良臣。
他已有悔意。
君择臣,臣亦择君。乱世之中,谁是真主,果然没个准信,还是学艺不精啊。
但愿意以河北为根基的,却没几个人。
前有司马颖,但他葬送了自己的大好优势。
后有公师藩、汲桑、石超、司马模、司马腾等辈,旋起旋灭。在此期间,他一直冷眼旁观,没有轻举妄动,最后押宝石勒……
奈何,奈何,终究是学艺不精,眼光差了。胸中的格局也不够大,太过执着于河北一隅,没有放眼九州,认真观察天下英雄。
桃豹站在诸将中间,偷偷观察张宾。
军议其实没什么好议的。军心士气如此低落,能有什么好办法?
大胡提及平阳朝廷会有援兵,桃豹只信了一半。
退一万步讲,即便这是真的,来得及吗?
与拓跋鲜卑在晋阳打了快两个月了,即便人家现在就走,你要不要补给物资、休整兵员?邺城却是一刻都等不及了,除非大胡愿意冒着被围困的风险,坚守到粮尽那一刻,但从如今的状况来看,大胡不愿意走这条路。
他虽是流寇出身,但还是有格局的,不愿意死得如此窝囊。
晋末长剑第520章 我意已决(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