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过一次邺城,对此有点印象,邺城本身其实不难攻,甚至可以攻取其中一部分,但西半部分的三台就比较坚固了,如金墉城一般,甚难攻取。
他印象中,原时空洛阳、邺城最后失守的都是金墉城、三台。
有这两地,完全可以长期坚守,反复拉锯,如果有粮食的话。
“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太行,山水环绕,又当大道,诚为天下之腰脊,河北之襟喉。明公若得之,可如曹孟德那般迁徙于此。”说着说着,胡毋辅之的思维就发散了,开始离题。
邵勋听了眉头一皱。
其他将佐纷纷侧目,看着胡毋辅之。
他们根基在河南,去邺城是万般不愿的,胡毋彦国你到底在讲什么?你受了谁的指使?
胡毋辅之似未发觉,继续说道:“前番石勒南下何其之迟!可见其筹措军粮之困难。仆以为,邺城并无太多守军,亦无多少钱粮,明公可大胆北上,一战歼灭之。”
“哦?”邵勋有些感兴趣了,问道:“你觉得石勒会与我决战?”
“石勒若不战而逃,可就只能老老实实给刘聪当官了。对他来说,还不如打一下呢。不战而逃,声势大衰,只能托庇于刘聪;战败后再逃,还是依附于刘聪。既然无论怎样都要被刘聪拿捏,还不如打一下。一旦胜了,局面全盘皆活。”
“彦国这次看得很精准。”邵勋赞许道:“我亦料石勒必与我大战,就是不知道是守城战还是野战了,抑或派遣精骑,深入我后方袭扰。”
邺城到枋头只有一百九十余里。
一人三马,要不了两天。
一人双马,也就三天。
人一天消耗三斤粮食,马消耗九到十斤——如果不够,可短暂放牧一会。
也就是说,携带六十斤干粮,石勒的骑兵可以在野外活动两到三天,且基本不用放牧。
晋末长剑第516章 军议与分化(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