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勃海王生活简朴、手不释卷、练武不辍,在京中名声不错,但到底是个什么心性,委实难说。
就大汉而言,他宁愿皇帝生活奢靡些,都不愿意他乱来。
“其他方向,安排好了?”刘敷又问道。
“谈不上安排多好,只是安排下去了。打成怎样,听天由命了。”王彰据实以告。
刘敷心中不太高兴。
但他也知道,打成什么样,不是光靠自己就行的,也要看敌人。
双方实力相近,且都不犯错,最后即便有一方赢了,也是惨胜,损失极大。
大多数战争,比的就是谁犯错少,然后还能抓住敌人的错误,一举获胜。
邵勋是個老练的对手。
他不是不会犯错,但真的很少。而且,很多错误你事后才发现,那时候却已错过最佳战机了。不过他还是有些郁闷,直言道:“孤来此之前,曾经细想过,两次洛阳之战、一次高平之战,邵勋顶多能维持住不败的局面,为何到了今日,他居然主动进攻了?”
“孤思来想去,实在不解。大汉控弦之士不下二十万,邵勋不过数万步军罢了,不把他按在地上揍,简直不可思议,这到底为什么?”
王彰一听,也有些沉默。
是啊,为什么?
公允地说,大汉这几年是越打越强,地盘越来越大,户口越来越多,钱粮也越来越多。
即便围攻洛阳受挫,即便南下兖豫失败,但以骑兵为主力的他们从来没被重创过。相反,还从其他方向得到了弥补,国力不减反增。
但打着打着,战场已快到黄河北岸了,为什么?
几乎没有骑兵的势力,居然靠着步步为营,一点点压了过来,简直离谱。
晋末长剑第412章 撤军(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