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其实干不好这个活,除非他们得到地头蛇的支持,就像邵勋在宜阳给杜耽、杜尹兄弟打招呼,让他们配合自己的学生一样——说到底,还是邵勋收服了一泉坞杜氏兄弟这个最大的地头蛇,他的学生才能打开局面,不然就和睁眼瞎一样。
那么,他的学生什么时候才能甩开杜氏兄弟,靠自己单独完成任务呢?
这就需要时间的积累了,主要积累人脉、经验,另外还要看他们各自的悟性、能力。
派役如此,征税同样如此。
那么,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
当然是有的,委托给世家大族,让他们管理郡县。你需要什么,报个数,问他们要就行了。
他们是扎根当地几十年、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大家族,地头蛇中的地头蛇,对地方上各种事情门清。如果愿意认真支持你的话,征丁、派捐、征粮很快就能给你搞定。
历史上南北朝的各路诸侯不是傻子,谁都知道集权的好处,谁都知道直接控制人口、钱粮而不是靠代理人征收的好处,问题是你能不能做到呢?
你的意志,终究需要人来执行,你有没有这個人?
邵勋是很清醒的,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不会瞎搞乱来。
以他培养的学生班底,以及部分投靠过来的河北士人,在花费了数年时间后,目前也就勉强厘清了梁、宜阳、阳城、阳翟、鲁阳五县,襄城还在慢慢建立独属于他的秩序,还需要时间来消化。
在豫西十二县(含襄城郡七县)之外,他又额外把陈郡五县(陈、项、苦、阳夏、武平)拿过来直领,已经属于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达到阶段的极限了。
第一类直领的之外,第二类则是半直领。
比如就在眼皮子底下的颍川郡,属于有点基础,但又没有太多基础的地方。
他打算通过日积月削的方式,慢慢控制。
颍川后面想削的则是汝南国、新蔡国、梁国。
先把司马氏宗王的直属土地搞到手,一步步突破,慢慢削。
第三类就是完全没有任何基础的地方了,只能通过朝廷体制赋予的大义,粗浅束缚住他们。只要能给他提供钱粮人丁,就听之任之,随伱搞。
晋末长剑第290章 分类(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