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种稻麦的人很少……”王衍有些犹豫:“磨麦也是件麻烦事。”
“司徒糊涂啊。”邵勋不客气地说道:“麦饭再难吃,总比饿肚子强啊。”
王衍想了想,微微点头。
王弥这么一闹,今年很多地方的粮食必然减产,确实要想想办法了。
“其实不仅仅是洛阳。”邵勋又道:“或可朝廷具文,发至司、豫、兖、徐、青五州,令其着手此事。”
“有这必要?”王衍疑惑道。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邵勋回道。
“在司州行此事即可。”王衍否决了,但又没完全否。
“也罢。”邵勋叹了口气。
能在司州推行此事也不错了。
看如今的情形,匈奴连河东、平阳二郡还未打下,即便明年南下,也不会来得太早。
只要六月以前不来,那么司州各地的冬小麦就收获了,大大充实了库存。
相反,如果还是按照老传统,明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万一匈奴在秋收前南下,可就惨了。
退一万步讲,哪怕匈奴没赶上秋收,万一明年有旱灾、蝗灾呢?
夏天温度高,适宜蝗虫大量生长,而冬天几乎没有。
晋末长剑第212章 建言(月票加更8)(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