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没经历过一路乞讨逃难的生活,就没法深刻理解他们的心态。
粮食就是人心,就是士气。
有了这些粮食打底,并州流民的心就定了下来。接下来驱使他们干这干那,就容易多了。
等到今年秋收完毕,哪怕收获的粮食完全不足支应全坞上下的消耗,也能让他们彻底扎下根来,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
有希望,就有一切。
年幼的孩儿可以活下来,不用和别人易子而食。
父母得以赡养,不用痛苦地看着他们活活饿死,而把宝贵的粮食留给子孙。
夫妻两人也能有个存身之地,辛勤劳作几年后,兴许还能存下点粮食,去和人交换布匹,做一身新衣裳。
真好。
经历过颠沛流离生活的他们,非常珍惜安稳的日子。
“还有一事,几忘了和将军提及。”糜直突然说道:“家父决定两日后启程向西,向北过坂道,去渑池。”
“我明日便回军中。”邵勋回道。
“如此甚好。”糜直笑道。
宜阳这边已经谈妥了,诸坞堡帅献粮二十三万斛、马五十匹、猪羊千只,以助军需——其中三万斛是给邵勋的。
晋末长剑第115章 送粮(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