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越沉思了一会,道:“实在难说,可能性不大。”
“大王,其实无妨的。”王导说道:“只要司马乂从军中回城,有的是机会,元日不行就人日,人日不行就正月十五,或者随便其他什么时日,总能找到机会。”
司马越缓缓点了点头,道:“不管怎样,这事是干定了!司马乂不倒台,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大佬们策划阴谋诡计,不断完善细节。
邵勋只是安安静静地跪坐在那里,默默听着。
其实,捕杀权臣这种事情,历史上的例子真不少。
清朝有康熙训练摔跤少年,擒拿鳌拜。事情做得干净利索,没留下任何隐患。
北周武帝宇文邕杀权臣宇文护的过程,就比较抽象了。
先把宇文护骗到太后那里,在他朗诵《酒诰》时,天子宇文邕偷偷跑到他背后,用玉笏砸宇文护后脑,将其击倒在地。太监何泉拿着刀过来,却害怕得手脚酸软,没砍中宇文护。最后还是提前藏在室内的卫王宇文直夺过刀来,将宇文护杀死。
过程——有点离谱,但确实成功了。
细究这两件事,核心原因在于天子是有威仪的,权臣入觐,不可能把杂七杂八的随从都带在身边,有时候就会处于势单力薄甚至落单状态,给别人创造机会。
曹操见汉献帝,也经历过“汗流浃背”的惊魂时刻。
简而言之,只要权臣没打算彻底不要脸,把皇帝身边的近侍、护卫、宫人全换掉,他就存在一定的危险。
司马乂遣散了侍卫,但没换过皇帝身边的人,仔细想想,中间是有机会的。
但邵勋觉得,或许还有其他办法吧?
洛阳缺粮、缺水,怨气冲天,随着时间拖延,支持司马乂的人会越来越少,反对他的人会越来越多,就不能慢慢等,等到他自然垮台么?用得着这般行险?
晋末长剑第46章 大事(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