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战事将熄,四方将养,主公当休养生息,训练兵团,察访名将,以备将来,若不知兵,则覆灭之时不远也。”
出发之前凌平洋的话,还在耳畔回荡,李观一揉着眉心,江南千里之地,对上天下陈国,应国数万里之地,李观一只是希望,墨家,农家,公输家的机关术可以增加江南的底蕴。
在数年之内,可以出些成果。
只有这样,才能让江南在面对那个时代,有喘息的资格。
而不是在数十万大军南下之际,直接覆灭。
姜万象所言的阳谋就在于,如果李观一没能在三年之内,把西域,江南打通,让自己麾下的区域具备有战略纵深,那么,那个时候的姜万象,将会从陈国,应国两面进军。
天下第一神将亲自率领百万大军,踏平江南。
他若是抢先一步成功,就会直接走入天下大统。
而李观一若是抢先发育起来,也只是有喘息之机罢了,那时具备有西域,江南区域的李观一,面对占据中原的应国,也只是南北割据罢了。
若不能一气呵成将其击败,也只是重演陈武帝故事罢了。
数十年后,仍旧是此刻天下局势。
不过,换了英雄!
李观一把笔抛下,觉得头痛。
公孙家,农家都拐回去了。
墨家一部分可以回去,但是墨家早就在数百年前分裂。
李观一都见过侠墨一脉的第七巨子了,当日澹台宪明找来,刺杀薛道勇的也是墨家一脉,而今符合李观一的只有学宫保留的最初之墨和游侠四方的侠墨,其余几家必不会帮他。
道不同,不相为谋!
以一州之地,而面对天下偌大,不搞生产后勤,拿头打?!
即便如此拼命,也需要时间。
更需要钱!
晏代清有他的‘报复’方式。
已用南宫无梦抓来,雷老蒙亲自训练的那一只山鹰传信,把江南本月财政收入支出,用朱红色的纸写了满满的一本,晏代清还在上面写了【给主公的盘缠】。
精心打包,如同礼物一般送来了。
少年欢喜不尽打开,就看到满满的赤字。
给李观一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李观一盘膝坐在那里,往后躺着,头磕在椅子上,看着瑶光,有气无力地道:“啊,我不想干了啊,瑶光,为什么,为什么我要管这些,我想要摆。”
“管什么天下争锋,求什么王图霸业,摆烂直接找个地方窝着过日子好了。”
银发少女脸上没有表情。只是一边翻看书卷,一边伸出手,手指按着李观一的眉心,揉了揉,然后在少年将军的脸上乱揉,然后在心里面默默地数着数字。
李观一在遇到压力的时候就会自暴自弃开摆。
但是只是过一会儿就会重新振作起来。
面对这个艰难开局,李观一一开始觉得,打下了江南就好了,打下来就不难了,打下来才发现,发展,民生,财政,内部还有世家问题,外部又有两国虎视眈眈。
比起当日流浪兵团遇到的问题还要多。
那时候大家在山里面跋涉,最大的问题是吃不饱饭。
现在面临的是,大几十万户的人吃不饱饭。
以及还有披甲百万之士不打算让他们好好种地吃饭。
这两个问题可大多了。
瑶光道:“您在担心什么?”
李观一躺在那里,有气无力道:“我不想干了。”
“打不过啊,打不过。”
银发少女嗓音宁静,没有什么涟漪,道:
“应国地域广大,占据中原,又要按照破军的计策,和突厥联姻,而突厥和应国背部之外的北域关外,有天下第三神将,那是应国大帝的故人。”
“应国北方无忧,猛将如云,披甲之士百万,天时人和都备;陈国已有三百年国祚,陈鼎业虽然弱,但是有山川之险,占据地利。”
“他们都被世家,文武百官牵制,唯您所在之地虽小,但是麒麟军上下一心,占据人和,谁说没有大胜的机会呢?”
太平令第249章 命定之约,声名传于四方(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