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年在发现自己的处境后,便开始了脑内的快速计算,还好他在卡塞尔学院内数学这一科目的成绩一直不差,还记得终端速度的公式是v = mg/β,这也意味着他如果学跳山运动员一样在尽量摊开身体的情况下,他的终端速度大约是198公里每小时,如果是像跳水运动员那样保持身体的直线的话,那么终端速度就接近翻倍超过320公里每小时。
当然以上的公式是建立在正常大气压下,最开始用“一点点”来形容林年此刻自由落体下降的速度是不合适的。在氧气稀薄的万米高空之上,接近平流层顶部,在几乎没有空气的伪真空环境下,他在10秒之内就从0的起始下坠速度加速到了可怕的8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这10秒钟,林年花了3秒的时间理解了现状,再花了7秒钟的时间思考对策,随后立刻展开了第一步的行动。
他将自己的身姿调整到了最适合下坠的姿势,也就是如剑鱼般的梭形,在大气开始出现微薄气流的时候抬起了右手手肘屈起破风,脸也埋进了手腕内,肘尖部位的龙鳞开始快速生长形成了一个破风的流体力学面。
这一系列的姿态调整使得林年的速度很快就突破了音障,来到了接近1.5马赫的下降速度,同时产生了音爆,在周身形成了肉眼可见的空气激波。
但就这样的速度还是不够,因为只要当林年进入对流层之后,大气密度增加的情况下,他的速度就会立刻降至亚音速,加速度无限趋于零。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第1879章 权柄的掌握(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