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显慧对着眼前年迈,风骨清绝的老者道:“灭而非灭,非灭而灭,非灭而有,既灭而空,空有双泯,理事交夺,如如不动,无即无离。此乃大乘佛教之境。无相居士,你如今可空了?”
宋濂抬手抓了抓花白的胡须,老脸含笑:“要空就需要灭,灭不过来,这空就无法干净。而欲灭成空,还需用儒典,六经乃是吾心,心之为经,经之为心。还是那句话,老和尚,真乘法印,与儒典并用方可大行于世。”
显慧刚想说话,宋濂身边垂手的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开了口:“先生所言有理,阅尽大藏,所寻皆空,非为大道,真道藏于六经,经之为心,故此,吾身之心便是至宝,我心中自有圣人,何须问佛成佛?”
宋濂哈哈大笑,拍着手喊道:“和尚,我这弟子如何?”
显慧深深看了看年轻人,清瘦脱俗,儒气逼人,一双眼虽不大,却炯炯有神,微微点了点头:“这就是苏伯衡、胡翰自愧不如、天资聪颖的方孝孺吧,果是不凡。倒是无相居士,归乡这么久,头一次舍得将他带到外面。”
宋濂含笑:“年轻人学问做不扎实,出什么师门。”
大明:寒门辅臣 第九百零五章 佛本无相(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