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从袖子里翻出一叠信,来回找了找,拿出一封信呈给朱元璋:“顾先生在书信之中,多次提到‘因地制宜,分策行之’这句话,以他的想法来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治理之策,不应统而论之。就如山多之地,强硬发展耕作是不合适的,毕竟山多田少,而变山为宝才是合适之策。”
朱元璋凝眸,沉声读道:“《周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世间唯一不变者,乃变化是也。地理不同,民风不同,所居大城远近不同,所临山川河流远近不同,当因地制宜,分策行之……”
沐英笑道:“这是顾先生在教导沐春、沐晟时写来的,他希望沐春、沐晟日后可以治理一方,为陛下分忧。”
朱元璋凝重地点了点头,抬头看向蓝天:“世间唯一不变者,乃变化是也!这小子似乎说得有些道理,古人之言,之事,未必都可以化作典要,还需因情况变化方可处理妥当。就此来论,他倒是通透,观他在句容所为,倒处处是变化。”
沐英进言:“故此,臣以为顾先生可为之事,他人未必可为。毕竟句容至金陵不过百里,且是小县。而北平是大邑,情况与句容相差巨大。若不能因地制宜,恐会伤民。”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