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上的一秒差距等于3.26光年,再往上还有一个百万秒差的MPC,即326万光年。
在顾维穿越之前,天体物理学界通常认为河系中心的恒星密度要远高于边缘。
例如银河系最中心的区域中,以1秒差距为半径的球形空间里分布着4200万颗恒星,折算成每立方光年有28.9万颗恒星。
而太阳附近的恒星密度仅约为…..每立方光年0.003颗恒星。
没错,双方差了7200万倍……
所以为啥各类科普中老会说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乡下呢,其中恒星密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顯示名稱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留言 *
非正常穿越 第53章 深空矿区(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