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57 則)評價 | 營業時間 | 地址導航 | 相片
服務電話:+886 3 580 0371
地址導航:新竹縣峨眉鄉七星村六寮56號 (點我Google map導航)
0
永安企業社
詮登科技有限公司
5.0
科雷帝有限公司
泱鈦科技有限公司
海雋科技有限公司
元泰水電瓦斯工程行
生全工程行
4.0
壹品五金行
周仁俊 2022/04
來這邊可 以放鬆心情 喝咖啡 欣賞美景 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allen Lin 2022/03
獅山古道途中古剎。
沈宗仁 2021/11
封畢的空間
黃小雯 2021/05
環境清幽 師父親和力十足
Peter Liu 2021/04
想看廟的要注意開放時間~
趙君偉 2021/01
位於金剛寺上方的佛寺,環境簡樸乾淨,道路陡峭蜿蜒,自行開車前往者要特別注意。
MBI99M03 2020/11
這座寺廟的裝飾很特別很漂亮
孫海花 2020/11
明亮祥和微涼的風,使人感到非常平靜
林清河 2020/10
日出
Lily Fang 2020/10
歷史景點
陳沼華 2020/10
師父非常和善、環境清幽空氣無污染、周邊林象茂密是健行運動、舒解身心壓力的不錯地方。
楊宥心 2020/10
佛門深鎖根本進不得…
J.David Hwang 2020/08
天然洞內又建有一座寺廟。這座寺廟的建築風格非常獨特。與其他獅頭山的寺廟一樣,一旦靠近寺廟,您就會感受到周圍的正能量。所有的景色都很壯麗,讓你感到舒適。
蘇瑞國 2020/07
路邊超乾淨的廁所,登山步道可說是五顆星,謝謝清潔人員
詹竹英 2020/04
人間淨土, 靜心,清悠,讓人想駐足 久久。
vanessa chang 2020/04
依指標找不到路, 詢問山友怎麼走, 說是要從靈霞寺進入, 但大門深鎖
Yi Cheng 2020/03
清幽
吳永裕 2020/01
有種讓人放鬆的感覺
Peter Wang 2020/01
已改名為靈霞寺,師父都很親切喔,歡迎十方信徒參拜
張家澤 2019/12
空氣好,很安靜祥和
哥彭 2019/12
還好
chin shia kao 2019/12
這裡陰涼少,不過安靜。
E Hung 2019/11
這裡可欣賞到邱鎮邦在台灣唯一的宗教壁畫, 廟方要好好保存這個藝術瑰寶
九層塔 2019/11
靜心好地方
無名氏 2019/11
非假日不開門
Apha mail 2019/11
寧靜的古剎
mark yu 2019/10
2019.9.8(日)早上,順著獅山古道健行,路經靈霞洞,借用路旁的洗手間洗淨之後,入內向佛菩薩禮拜。
當時,大殿上剛好有一位比丘在早課,不便久留,禮拜之後即退出,繼續健行路程。
靈霞洞的大廣場,不見綠地,頗感可惜!
蔡豐懋 2019/09
景色優美 心曠神怡
凝聚瑪倉 2019/08
有一棵百年桂花樹,和獅頭山上其他寺廟沒有的巴落克式建築寺廟
張蘭芬 2019/07
一個不錯的觀賞景色的地方,靈霞洞 我覺得這個地方讓人覺得很舒服,空氣好讓人捨不得離開此處
滕建宏 2019/06
獅山古道的中間點,有廁所!!
洪進福 2019/06
百年古剎
呂理粲 2019/05
清靜發修佛
Refined Tsai 2019/05
很有特色的地方,別的地方看不到的巴洛克式建築的廟宇,若有來獅頭山健行,建議可以來看一下。
Chris Lin 2019/05
喜愛修行的道友可以參考參考
shoukinin 2019/04
首次拜訪時,令人耳目一新的造型,後來才得知是巴洛克式建築‥獅頭山各座寺廟各有特色,值得放鬆心情,細細欣賞,!
吳曉菁 2019/03
山清水秀,雲霧漂緲,滿山雪白的油桐花,修道當是如此,微陰微涼的天氣,遊客到訪不多,爬上來的辛苦是值得的。
林昌龍 2019/03
百年歷史巴洛克式建築佛寺,很少見!
Rex Chiu 2019/03
幽靜
李耀武 2019/03
古色古香風景優美
daniel lin 2019/01
環境清優
Charles “NRS” Lee 2019/01
普通
陳寬淇 2019/01
獅山古道必經之寺廟
李俊衛 2019/01
登山健行的好地方
林永殿 2018/08
古剎佛寺
Michael Wann 2018/02
國內非常難得的巴洛克建築中國佛教寺院
金帛盛 2017/03
獅頭山最具特色的寺廟 有著巴洛克建築依附在石洞
Haber Cheng 2016/12
走進洞裡,渾身清涼。
厚見德玄 2016/02
獅山巴洛克古剎
sepia 2016/02
靈霞洞,建於日本大正6年間〈西元1917年〉,為一淺石洞構築之石廟。立面最特殊的為巴洛克式牌樓式門面,祀奉釋迦牟尼佛、伽藍菩薩、韋馱菩薩、阿難尊者、觀音菩薩。 日本昭和7年〈西元1932年〉,修築正面牌樓,左右各題「山虛」與「水深」二字,為德心和尚所題,每逢春季廟前一片雲海,洞前小溪流泉漩洩,因雲霧掩蓋,觀似水深莫測,故題「山虛」與「水深」。當陽光照射,雲海飄動,霞光萬道照射岩壁,五采繽紛隨雲海飄動挪移,氣象景觀變化萬千,故取名靈霞洞。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顯示名稱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留言 *
靈霞洞
4.1
元光寺
4.4
周仁俊 2022/04
來這邊可 以放鬆心情 喝咖啡 欣賞美景 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allen Lin 2022/03
獅山古道途中古剎。
沈宗仁 2021/11
封畢的空間
黃小雯 2021/05
環境清幽
師父親和力十足
Peter Liu 2021/04
想看廟的要注意開放時間~
趙君偉 2021/01
位於金剛寺上方的佛寺,環境簡樸乾淨,道路陡峭蜿蜒,自行開車前往者要特別注意。
MBI99M03 2020/11
這座寺廟的裝飾很特別很漂亮
孫海花 2020/11
明亮祥和微涼的風,使人感到非常平靜
林清河 2020/10
日出
Lily Fang 2020/10
歷史景點
陳沼華 2020/10
師父非常和善、環境清幽空氣無污染、周邊林象茂密是健行運動、舒解身心壓力的不錯地方。
楊宥心 2020/10
佛門深鎖根本進不得…
J.David Hwang 2020/08
天然洞內又建有一座寺廟。這座寺廟的建築風格非常獨特。與其他獅頭山的寺廟一樣,一旦靠近寺廟,您就會感受到周圍的正能量。所有的景色都很壯麗,讓你感到舒適。
蘇瑞國 2020/07
路邊超乾淨的廁所,登山步道可說是五顆星,謝謝清潔人員
詹竹英 2020/04
人間淨土, 靜心,清悠,讓人想駐足 久久。
vanessa chang 2020/04
依指標找不到路,
詢問山友怎麼走,
說是要從靈霞寺進入,
但大門深鎖
Yi Cheng 2020/03
清幽
吳永裕 2020/01
有種讓人放鬆的感覺
Peter Wang 2020/01
已改名為靈霞寺,師父都很親切喔,歡迎十方信徒參拜
張家澤 2019/12
空氣好,很安靜祥和
哥彭 2019/12
還好
chin shia kao 2019/12
這裡陰涼少,不過安靜。
E Hung 2019/11
這裡可欣賞到邱鎮邦在台灣唯一的宗教壁畫, 廟方要好好保存這個藝術瑰寶
九層塔 2019/11
靜心好地方
無名氏 2019/11
非假日不開門
Apha mail 2019/11
寧靜的古剎
mark yu 2019/10
2019.9.8(日)早上,順著獅山古道健行,路經靈霞洞,借用路旁的洗手間洗淨之後,入內向佛菩薩禮拜。
當時,大殿上剛好有一位比丘在早課,不便久留,禮拜之後即退出,繼續健行路程。
靈霞洞的大廣場,不見綠地,頗感可惜!
蔡豐懋 2019/09
景色優美
心曠神怡
凝聚瑪倉 2019/08
有一棵百年桂花樹,和獅頭山上其他寺廟沒有的巴落克式建築寺廟
張蘭芬 2019/07
一個不錯的觀賞景色的地方,靈霞洞 我覺得這個地方讓人覺得很舒服,空氣好讓人捨不得離開此處
滕建宏 2019/06
獅山古道的中間點,有廁所!!
洪進福 2019/06
百年古剎
呂理粲 2019/05
清靜發修佛
Refined Tsai 2019/05
很有特色的地方,別的地方看不到的巴洛克式建築的廟宇,若有來獅頭山健行,建議可以來看一下。
Chris Lin 2019/05
喜愛修行的道友可以參考參考
shoukinin 2019/04
首次拜訪時,令人耳目一新的造型,後來才得知是巴洛克式建築‥獅頭山各座寺廟各有特色,值得放鬆心情,細細欣賞,!
吳曉菁 2019/03
山清水秀,雲霧漂緲,滿山雪白的油桐花,修道當是如此,微陰微涼的天氣,遊客到訪不多,爬上來的辛苦是值得的。
林昌龍 2019/03
百年歷史巴洛克式建築佛寺,很少見!
Rex Chiu 2019/03
幽靜
李耀武 2019/03
古色古香風景優美
daniel lin 2019/01
環境清優
Charles “NRS” Lee 2019/01
普通
陳寬淇 2019/01
獅山古道必經之寺廟
李俊衛 2019/01
登山健行的好地方
林永殿 2018/08
古剎佛寺
Michael Wann 2018/02
國內非常難得的巴洛克建築中國佛教寺院
金帛盛 2017/03
獅頭山最具特色的寺廟
有著巴洛克建築依附在石洞
Haber Cheng 2016/12
走進洞裡,渾身清涼。
厚見德玄 2016/02
獅山巴洛克古剎
sepia 2016/02
靈霞洞,建於日本大正6年間〈西元1917年〉,為一淺石洞構築之石廟。立面最特殊的為巴洛克式牌樓式門面,祀奉釋迦牟尼佛、伽藍菩薩、韋馱菩薩、阿難尊者、觀音菩薩。
日本昭和7年〈西元1932年〉,修築正面牌樓,左右各題「山虛」與「水深」二字,為德心和尚所題,每逢春季廟前一片雲海,洞前小溪流泉漩洩,因雲霧掩蓋,觀似水深莫測,故題「山虛」與「水深」。當陽光照射,雲海飄動,霞光萬道照射岩壁,五采繽紛隨雲海飄動挪移,氣象景觀變化萬千,故取名靈霞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