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任县令到了满三年回京述职,新一任县令来了又是三年就走,就算碰上个想真心做事的,时间也不够,如彩红渠,一修就要四十年,这个来管三年那个又来管三年,必然是修不好的。”
“县堂说,他就不走了,硬抗着朝廷调令,他想尽办法的想在这里种出些什么来,他甚至还乔装化名去过西域沙漠之地,看那边有些什么可以借鉴,甚至还偷偷带回来一些种子,如呵护婴儿一样呵护着,可多数都种不活。”
“再后来他请了一位商人帮忙,走过很多地方最终找来了适合这沙地种植的胡瓜和萝卜,虽然产量极低,好歹也能让百姓们多一些可吃的东西。”
陈雨竹说:“县堂大人先后上疏六次,调令来一次他上疏一次,最终得陛下恩典,留他在任,他是从江南来的,本可在书院舒舒服服的做一任副院长然后荣退……”
一直都在他俩身后默默听着的余百岁忍不住感慨道:“你在江南的先生是北方人,苦读二十年就为了离开家乡去看看江南,而县堂大人是江南人,离开江南在这十六年呕心沥血。”
陈雨竹说:“县堂大人就是我的老师。”
天下长宁 第二百三十八章吾师(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