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再考虑到钢炉的大小,废渣的比率,以及出渣等等,一方的钢炉出不了一吨,实际上土法钢炉之后过四方之后,每一方的价值才能大于一吨的钢铁出产量,真正较高的利用率需要到八方。
实际上搞到八方的时候,你将材料什么的换一换,只要不炸,其实已经属于早期重工业级别的玩意儿了。
当然理论上讲,这种东西甚至可以搞到十二方,乃至更大,但说实话,陈曦一直觉得,能搞出十八方级别的神人,真心是受限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了,毕竟在高炉大到一定程度之前,利用系数是不断上涨的,越大,利用系数越高。
等到过了某个线之后,其实才是拼技术的时候,二十世纪最后三年的时候,以粗钢为例,中国的高炉利用系数貌似是1.8左右,也就是一方的体积,一昼夜可以出1.8吨左右。
当时中国骨干国企貌似达到了2.15 左右,后面不知道点出了什么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就达到了2.5,部分甚至突破了3.0……
这个提升有多逆天呢,在这个在大家钢炉差不多一样大,能耗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你的钢炉出产2吨出头的钢材,我出产3吨钢材。
神话版三国 第三千七百零六章 求个欧皇(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