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锡斯坦盆地也不大,兴修水利之后,也就勉勉强强达到了河套平原的水平,但河套平原也是能养超多人的,再加上这群搞水利的家伙将河渠分散,加大蒸发量,最后硬是将锡斯坦改良成农业区了。
当然,从历史角度讲,这地方本身就曾经成为过高度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然后毁于战乱,以至于到二十一世纪依旧没有恢复过来,但从根子上讲,这地方确实是有成为农业区的潜力的。
可改良的这么快,还是出乎了曹操的预料,至于贵霜人已经陷入了目瞪口呆,这地方能种田?还能种接近百万亩,剩下多余的可以种草搞畜牧业,我咋不知道。
世界最强种田民族用了一年时间,最后拿现实打了贵霜人的脸,也正因为种田成功,曹操算是彻底站住了脚,自古以来,对于中原人而言,能种田的地方,只要老子占了,你是绝对赶不走我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基础,曹操才不用在粮食方面精打细算,更何况等今年一过,那三个勘探完坎大哈外围的水利家族,将执行赫尔曼德河改道计划,只要计划成功,就能在坎大哈外面硬生生造出来两百万亩左右的良田,届时曹操就彻底不用担心粮草问题了。
实际上后面这个改道问题,在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阿富汗官方也论证过很多次,因为这种做法能很大程度上改善坎大哈外围的种植业,扩大田亩数量,然而想要动这条河,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和伊朗打一架,双方很早就赫尔曼德河河水分配问题发生过激烈的冲突。
神话版三国 第三千五百一十二章 混日子(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