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袁术的眼光,能这么快在益州后方建立出这么大型的粮食基地,那领头的那位文官搞不好能力都快达到中原正着数了。
实际上这完全是袁术的错觉,张肃,李恢,程畿,黄权这群人虽说不错,但要说比张松强倒也不至于,益州文官最强的三人,如果不算跑路了的法正,其实应该是张松,刘巴,郑度,现在就剩张松了。
至于袁术的判断,实际上完全是专业知识的差距,袁术虽说在东北亲自核定过土地,但那是堪舆,风水,农学家在他的领导下一起搞出来的,真要说袁术对于地力是不是有什么研究,那肯定是在扯淡。
在这种情况下,袁术虽说行走在中南半岛,但是却完全没有认知到这里的气候环境,这里的日照时间,这里的降水量对于农作物到底有着怎么样的优势,袁术只是按照中原的常理去思考,
因而,在袁术的脑袋之中将这丰收的粮食归结到张肃等人的头上,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真要说的话,实际上张肃等人的功劳大概能占到三成,毕竟要组织人力,安排人手。
至于高产什么的,除了一部分曲奇的功劳,剩下的其实都是老天爷赏饭吃,嗯,曲奇最近一直在中南半岛,没办法,其他任何的地方都没有这个地方更适合他研究的天地精气粮食生长。
神话版三国 第两千四百三十三章 车载斗量(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