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程序系统,早就不需要程式设计师全部用基础逻辑符号去写底层代码了,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软体,那麽做的工作量也是超出想像的。
程式设计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用现成的开发工具,包括各种应用平台,这些工具平台本身就是一个个软体包,按要求操作便能输出结果。
软体包本身,就是由海量最底层的逻辑代码构成,但使用它们的程式设计师没必要甚至也不可能了解其中的每一行代码,只需要学会运用。
高级程式设计师则了解其原理,有必要的话也能重新设计一款更好的工具,但他们在运用工具时,同样不了解其内部的每一步运算细节,就像在操作一个黑箱。
这种「黑箱化」的编程开发特点,在进入AI时代后更加明显。
这还只是开发端,至于应用端则几乎完全黑箱化了,比如人人手中的智慧型手机。
何考就是以此类比,认为所谓术士的晋阶仪式,就像一种黑箱工具,有其设计原理,但使用者只要按照要求操作即可。有人的工作成果合格,有人不合格。
隐蛾 019丶经验的黑箱(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