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136 則)評價 | 營業時間 | 地址導航 | 相片
服務電話:+886 983 582 370
地址導航:屏東縣春日鄉 (點我Google map導航)
4.0
屏東縣麟洛鄉果菜批發市場
0
麟洛花園
麟洛錦榮花園
4.9
日作花坊
旭日園藝
3.8
您好花園
真愛園藝
汶娟花藝工作室
wen dar wu 2019/06
古老的部落、石板屋
阿喜 2019/05
跟著導覽員在這邊超讚的
鄭正信 2019/04
目前想進入需事前向鄉公所申請
Liu梅子 2019/03
用愛發電的原住民社區。希望它能這樣一直被保護保存著
王順祥 2019/03
這是台灣僅存完整的,石板屋部落。 它是密境中的密景,道路嚴重的損壞,低底盤車上不去。
蔡明吉 2019/02
全台保存最完整的石板屋聚落,解說精彩清楚!風味餐美味可口!
林峻平 2019/01
原住民保留傳統文化,網上查在近期有五天的祭典,每天是不同部落舉行,依昔例的口傳,第一天及第五天的最精彩,表現出原住民傳統文化民俗的風情,值得一看。
風尚旅行 L-instyle游智維 2019/01
台灣設計展@屏東「超級南」
屏東Ya 文化觀光館 ——————————————————————————-發票號碼 120E38’00”22N22’00” 客戶:重度冒險者 ——————————————————————————- 能看出好人緣的房子 石頭堆砌的天空之城 品名:老七佳部落(春日鄉) 流域:率芒溪、林邊溪 項目:七佳部落舊址 ——————————————————————————- 傳統建造石板屋的石板需於另一座山採集,再以人龍搬運,這種集眾人之力方可建成石板屋的現象,體現了部落團結的精神,因此報導人開玩笑地說:人緣不好的人還蓋不了房子呢!
另排灣族以神靈信仰為主,神聖空間常與頭目家屋相關,大部分祭儀會於頭目家屋或屋前廣場舉行。家屋內的神聖空間以祖靈柱為中心,大致可分為四界:主靈柱劃分人界和神界,屋頂以上是天界、地板下是地界。聚落內常態建物有umaq(主屋),大致規劃為起居室、寢室、前室、儲藏空間、豬舍兼廁所,通常為單室設計,並無明顯隔間;供休息、聊天的交際空間kacasavan(前庭);頭目家屋前方除了前庭,還有kaljuvuljuvun(屋前平臺)是召集部落居民集會的地方,像豐年祭、五年祭等祭儀都在此舉行。
在排灣族石板屋聚落的場域中,建構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所形塑出的文化空間。如今,只要車子到得了的地方都算便利,所以族人們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回舊部落整理家屋、耕作。報導人說,每次回來最享受的事就是坐在kacasavan,看著從屋子裡裊裊而出的煙。
有火方有煙。有人的地方有火,火代表生命,生命代表與祖靈的聯繫。
參考資料: 郭東雄,《臺灣排灣族七佳舊社住居文化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郭東雄,《臺灣排灣族石板屋聚落文化空間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2012。
報導人:郭東雄 撰稿人:彭巧如(繫。本屋) ——————————————————————————- 冒險指數:★★★★☆ 建議裝備:越野車
黑碳 2018/12
對待遊客不佳。路況不好,轎車不建議!
Sukuei Ho 2018/12
很原始的石板屋,台灣己經找不到了
Jimmy Hsiung 2018/12
遠的好 但須預約
Wang Paul 2018/12
住一晚石板屋 體驗部落生活 很值得
聖泰 2018/11
1624年荷蘭時期就有記載,400多年,沒有電力只有山泉水, 保留相當完整的50幾戶石板屋群,至今還有2戶人家居住。 部落聖山為 石可見山。 完整保存傳統 ,從祖靈祈福到部落導覽都很棒, 目前有在規劃送交世界遺產申請中。 現在限定每天只有50人可以進去, 而且都要事先預訂,請勿自行前往, 基本門票50元會捐做部落基金, 若要導覽加上車資,可能至少都要2000元起跳, 2009年的莫拉克88風災重創部落,原本通往老七佳的舊水泥橋與吊橋都掩埋在力里溪土石流內, 老七佳就變成孤島。
兩個美麗的錯誤才獲得這張山水大床 : 一,馬路叉路口一張施工單位忘記撕下的錯誤指示牌。 二,河床叉路口遇到不是當地人的女生要小心, 千萬別找她問路。 因為會出現在河床就已經不是普通人了, 還亂指路,把我導引到山谷更深處, 越走越不對勁,這根本是獵人與獵物才會去的地方。
An Jo 2018/11
超級美,美到無話可說
李堉烈 2018/10
100分的台灣原住民古蹎!
微甜.誠意 2018/10
祖靈安息的地方…需要保護跟維護的地方
雪莉 2018/08
數百年舊部落;尊重… 吃傳統原味的美食
陳盈志 2018/08
值得進入欣賞啊!
高啟宗 2018/08
很有歷史的建築 要進入石板屋 一定要先申請
林香妙 2018/07
空氣好~風景好~
曾郁郎 2018/07
老七佳石板屋 標高約700公尺.由 春日鄉進入是個很完整的原住民部落. 風景優美 .目前有 “老七佳促進會“在辦理 假日原住民石板屋部落的生活體驗.值得前去洽詢
yt Lai 2018/07
…管制中不歡迎白浪進入
Terry Liang 2018/07
400多年,沒有電力,只有山泉水,保留相當完整的50幾戶石板屋群,相當壯觀。 完整的保存傳統 ,從靈媒祖靈祈福一直到全部落細部導覽都相當的棒,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原住民風味餐。更希望它能成為世界的遺產 (申遺成功 預祝 )。唯一缺點就是路況欠佳。
Tsai Tony 2018/06
漂亮的石板屋和詳細的解說,適合來看看排灣石板文化!
王玫瑛 2018/05
非常特殊的套裝行程,深入體驗。
blackpoint 2018/04
很有部落特色,而且沒有商業氣息,導覽介紹的非常仔細且風趣,很棒
Pi Tsung Chang 2018/04
古老建築真的很不一樣
楊雙藤 2018/04
風景優美
Nana Cat 2018/03
七佳聚落早在500多年前,祖先從北排灣逐漸南下遷徙定居在老七佳 – 現在台灣原住民族保存 石板屋 最完整的聚落,有70多間頁岩推疊石板屋。
多數居民早已在1960年遷居至新聚落,近年又有少數居民遷回,有幾戶人家提供民宿,有辦理夜宿老七佳的無電部落體驗旅遊活動。
聚落耆老口述:「七佳石板屋聚落(tjuvetskadan)原來是從(izok)平地發源,然後再遷到舊歸崇(kaljevuwan),當時舊歸崇聚落是由許多的排灣族頭目所居住的地方,tjuveckatan社群當時位居其他社群中間居住因而得名,故tjuvecekatan是「中間」的意思。
每五年舉辦的「五年祭」是七佳聚落最重要的祭典儀式。
排灣族 有嚴謹「階級制度」組織及「長系繼嗣」制度, 依序 頭目、貴族、家臣、庶民 。「頭目」是排灣部落的精神支柱,文化的根本。貴族乃太陽之子,平民則是百步蛇的後裔。「百步蛇」為祖靈、守護神。
排灣族的家宅以板岩石片為主建材,每一家屋的構造大致相同,僅以屋身之深淺廣狹,附屬裝飾之有無多少來表現其階級地位。頭目家屋前庭寬廣,多豎立大標石、基台(司令台),沿邊常種有大榕樹。頭目家前寬廣前庭是部落民眾聚集場所。豎立標石為 大頭目 家屋不同於平民家屋明顯的特徵。
巴勒巴日兒喀拉曼 2018/01
祖靈居住地
蔡小凌 2018/01
環境清優
王小風 2018/01
很好的地方,沒有難度,但有深度
周宇華 2017/12
世外桃源
黃瑩 2017/12
保存原住民族的文化
楊亞榮 2017/10
值得欣賞的古蹟 但是路況非常的差 要小心駕駛
崑哥 2017/09
只要付錢就可以進入
Nature Huang 2017/07
多年前去過一次,很驚訝保存的那麼完整、良好。
楊德聲 2017/07
原味呈現,無外力介入。
董玉娟(melody dong) 2017/06
此區入選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是台灣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排灣族原住民石板屋遺址,處深山幽谷中,彷彿失落的世界般的秘境之地!
李萍 2017/06
活古蹟,完整的石板屋群
Jason Yu 2017/04
路程艱辛需要登山涉水,但值得來此探訪。原始部落帶有神秘氣氛,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
J.J. T 2017/03
是台灣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風景好視野好,真不愧是老祖先會選擇該處建立部落。 入山者請先跟該協會預約,勿擅自前往以尊重原民的傳統領域,一天只收50人。
莊淑惠 2017/03
風景讚……400多年的古建築
陳宏 2017/03
完整的排灣族石板屋部落,至今還有2戶人家居住。部落聖山為【石可見山】。
胡天治 2016/10
原鄉人的傳统文化遗跡
陳冠郎 2016/06
風景超美~行前須連絡管理員,不然無法進入
李達慶 2016/06
沒去過!照片很漂亮!
Uncle Kevin 2016/06
村民都很盡力維護
Sammily Wong 2016/05
文化遺產 保持完整 請傳承傳統文化下去!
潘明福 2015/09
路不好走。要小心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顯示名稱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留言 *
老七佳石板屋 Tjuvecekadan
4.5
wen dar wu 2019/06
古老的部落、石板屋
阿喜 2019/05
跟著導覽員在這邊超讚的
鄭正信 2019/04
目前想進入需事前向鄉公所申請
Liu梅子 2019/03
用愛發電的原住民社區。希望它能這樣一直被保護保存著
王順祥 2019/03
這是台灣僅存完整的,石板屋部落。
它是密境中的密景,道路嚴重的損壞,低底盤車上不去。
蔡明吉 2019/02
全台保存最完整的石板屋聚落,解說精彩清楚!風味餐美味可口!
林峻平 2019/01
原住民保留傳統文化,網上查在近期有五天的祭典,每天是不同部落舉行,依昔例的口傳,第一天及第五天的最精彩,表現出原住民傳統文化民俗的風情,值得一看。
風尚旅行 L-instyle游智維 2019/01
台灣設計展@屏東「超級南」
屏東Ya
文化觀光館
——————————————————————————-發票號碼 120E38’00”22N22’00”
客戶:重度冒險者
——————————————————————————-
能看出好人緣的房子 石頭堆砌的天空之城
品名:老七佳部落(春日鄉)
流域:率芒溪、林邊溪
項目:七佳部落舊址
——————————————————————————-
傳統建造石板屋的石板需於另一座山採集,再以人龍搬運,這種集眾人之力方可建成石板屋的現象,體現了部落團結的精神,因此報導人開玩笑地說:人緣不好的人還蓋不了房子呢!
另排灣族以神靈信仰為主,神聖空間常與頭目家屋相關,大部分祭儀會於頭目家屋或屋前廣場舉行。家屋內的神聖空間以祖靈柱為中心,大致可分為四界:主靈柱劃分人界和神界,屋頂以上是天界、地板下是地界。聚落內常態建物有umaq(主屋),大致規劃為起居室、寢室、前室、儲藏空間、豬舍兼廁所,通常為單室設計,並無明顯隔間;供休息、聊天的交際空間kacasavan(前庭);頭目家屋前方除了前庭,還有kaljuvuljuvun(屋前平臺)是召集部落居民集會的地方,像豐年祭、五年祭等祭儀都在此舉行。
在排灣族石板屋聚落的場域中,建構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所形塑出的文化空間。如今,只要車子到得了的地方都算便利,所以族人們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回舊部落整理家屋、耕作。報導人說,每次回來最享受的事就是坐在kacasavan,看著從屋子裡裊裊而出的煙。
有火方有煙。有人的地方有火,火代表生命,生命代表與祖靈的聯繫。
參考資料:
郭東雄,《臺灣排灣族七佳舊社住居文化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郭東雄,《臺灣排灣族石板屋聚落文化空間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2012。
報導人:郭東雄
撰稿人:彭巧如(繫。本屋)
——————————————————————————-
冒險指數:★★★★☆
建議裝備:越野車
黑碳 2018/12
對待遊客不佳。路況不好,轎車不建議!
Sukuei Ho 2018/12
很原始的石板屋,台灣己經找不到了
Jimmy Hsiung 2018/12
遠的好 但須預約
Wang Paul 2018/12
住一晚石板屋 體驗部落生活 很值得
聖泰 2018/11
1624年荷蘭時期就有記載,400多年,沒有電力只有山泉水,
保留相當完整的50幾戶石板屋群,至今還有2戶人家居住。
部落聖山為 石可見山。
完整保存傳統 ,從祖靈祈福到部落導覽都很棒,
目前有在規劃送交世界遺產申請中。
現在限定每天只有50人可以進去,
而且都要事先預訂,請勿自行前往,
基本門票50元會捐做部落基金,
若要導覽加上車資,可能至少都要2000元起跳,
2009年的莫拉克88風災重創部落,原本通往老七佳的舊水泥橋與吊橋都掩埋在力里溪土石流內,
老七佳就變成孤島。
兩個美麗的錯誤才獲得這張山水大床 :
一,馬路叉路口一張施工單位忘記撕下的錯誤指示牌。
二,河床叉路口遇到不是當地人的女生要小心,
千萬別找她問路。
因為會出現在河床就已經不是普通人了,
還亂指路,把我導引到山谷更深處,
越走越不對勁,這根本是獵人與獵物才會去的地方。
An Jo 2018/11
超級美,美到無話可說
李堉烈 2018/10
100分的台灣原住民古蹎!
微甜.誠意 2018/10
祖靈安息的地方…需要保護跟維護的地方
雪莉 2018/08
數百年舊部落;尊重…
吃傳統原味的美食
陳盈志 2018/08
值得進入欣賞啊!
高啟宗 2018/08
很有歷史的建築 要進入石板屋 一定要先申請
林香妙 2018/07
空氣好~風景好~
曾郁郎 2018/07
老七佳石板屋 標高約700公尺.由 春日鄉進入是個很完整的原住民部落. 風景優美 .目前有 “老七佳促進會“在辦理 假日原住民石板屋部落的生活體驗.值得前去洽詢
yt Lai 2018/07
…管制中不歡迎白浪進入
Terry Liang 2018/07
400多年,沒有電力,只有山泉水,保留相當完整的50幾戶石板屋群,相當壯觀。 完整的保存傳統 ,從靈媒祖靈祈福一直到全部落細部導覽都相當的棒,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原住民風味餐。更希望它能成為世界的遺產 (申遺成功 預祝 )。唯一缺點就是路況欠佳。
Tsai Tony 2018/06
漂亮的石板屋和詳細的解說,適合來看看排灣石板文化!
王玫瑛 2018/05
非常特殊的套裝行程,深入體驗。
blackpoint 2018/04
很有部落特色,而且沒有商業氣息,導覽介紹的非常仔細且風趣,很棒
Pi Tsung Chang 2018/04
古老建築真的很不一樣
楊雙藤 2018/04
風景優美
Nana Cat 2018/03
七佳聚落早在500多年前,祖先從北排灣逐漸南下遷徙定居在老七佳 – 現在台灣原住民族保存 石板屋 最完整的聚落,有70多間頁岩推疊石板屋。
多數居民早已在1960年遷居至新聚落,近年又有少數居民遷回,有幾戶人家提供民宿,有辦理夜宿老七佳的無電部落體驗旅遊活動。
聚落耆老口述:「七佳石板屋聚落(tjuvetskadan)原來是從(izok)平地發源,然後再遷到舊歸崇(kaljevuwan),當時舊歸崇聚落是由許多的排灣族頭目所居住的地方,tjuveckatan社群當時位居其他社群中間居住因而得名,故tjuvecekatan是「中間」的意思。
每五年舉辦的「五年祭」是七佳聚落最重要的祭典儀式。
排灣族 有嚴謹「階級制度」組織及「長系繼嗣」制度, 依序 頭目、貴族、家臣、庶民 。「頭目」是排灣部落的精神支柱,文化的根本。貴族乃太陽之子,平民則是百步蛇的後裔。「百步蛇」為祖靈、守護神。
排灣族的家宅以板岩石片為主建材,每一家屋的構造大致相同,僅以屋身之深淺廣狹,附屬裝飾之有無多少來表現其階級地位。頭目家屋前庭寬廣,多豎立大標石、基台(司令台),沿邊常種有大榕樹。頭目家前寬廣前庭是部落民眾聚集場所。豎立標石為 大頭目 家屋不同於平民家屋明顯的特徵。
巴勒巴日兒喀拉曼 2018/01
祖靈居住地
蔡小凌 2018/01
環境清優
王小風 2018/01
很好的地方,沒有難度,但有深度
周宇華 2017/12
世外桃源
黃瑩 2017/12
保存原住民族的文化
楊亞榮 2017/10
值得欣賞的古蹟 但是路況非常的差 要小心駕駛
崑哥 2017/09
只要付錢就可以進入
Nature Huang 2017/07
多年前去過一次,很驚訝保存的那麼完整、良好。
楊德聲 2017/07
原味呈現,無外力介入。
董玉娟(melody dong) 2017/06
此區入選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是台灣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排灣族原住民石板屋遺址,處深山幽谷中,彷彿失落的世界般的秘境之地!
李萍 2017/06
活古蹟,完整的石板屋群
Jason Yu 2017/04
路程艱辛需要登山涉水,但值得來此探訪。原始部落帶有神秘氣氛,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
J.J. T 2017/03
是台灣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風景好視野好,真不愧是老祖先會選擇該處建立部落。
入山者請先跟該協會預約,勿擅自前往以尊重原民的傳統領域,一天只收50人。
莊淑惠 2017/03
風景讚……400多年的古建築
陳宏 2017/03
完整的排灣族石板屋部落,至今還有2戶人家居住。部落聖山為【石可見山】。
胡天治 2016/10
原鄉人的傳统文化遗跡
陳冠郎 2016/06
風景超美~行前須連絡管理員,不然無法進入
李達慶 2016/06
沒去過!照片很漂亮!
Uncle Kevin 2016/06
村民都很盡力維護
Sammily Wong 2016/05
文化遺產 保持完整 請傳承傳統文化下去!
潘明福 2015/09
路不好走。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