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夷陵入峡,至巴东出峡,此谓长江三峡,计五百余里,古称七百里。
三峡之名众多,比如古西陵峡(位于奉节境内)又称广溪峡、夔门,唐代改称瞿塘峡,及至今日。
巫峡(位于巫山境内)之名一直没变过,但也有别名,如明月峡等。
西陵峡(位于宜昌境内)在魏晋以前称秭归峡、归乡峡、广德峡,后来渐渐夺了瞿塘峡的古称?(西陵峡),却不知为何了。
在魏晋这会,自西向东依次是夔门?(广溪峡)?、巫峡、?西陵峡。
三峡之中,夔门最险,巫峡最长,此时正有一支大军在通过巫峡北岸。
在最前头引路的是百余骑,他们打着一杆大旗,上书“右金吾卫将军黄”七个大字。
很显然,这是来自太原的府兵,整整十二防、三千六百战兵。
京陵龙骧府伏寇防别部司马章贺下了马,步行赶路。
作为曾与天子同乘辇车之人,章贺的大名一度响彻全军,至今还有不少人记得。
晋末长剑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争的脚步 (下)(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