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非孤一人之功。”邵勖谦虚道:“襄阳坊市不过开了两月,便已得利三十万钱。此间大利,朝廷所重,不得不慎之耳。”
在他的目光下,那些商徒们抵达各自商铺后,便悬挂上了自家的商旗。
商旗由襄阳坊市制作,登记市籍后发放,悬于铺前。
铺子是租的,月三百钱。
有了铺子和商旗后,才能正式展开交易,否则不行。
市租其他坊市也有,但商旗制度是邵勖筹建襄阳坊市后引入的,敢卖假货就没收商旗,追偿损失。
卖的货品有瑕疵就在市门外曝光,让众人分辨,这项制度晋时就有,但不普及,邵勖研判之后,决定在他管辖范围内普及这项曝光制度。
另外,邵勖还引入了他在邺城时集采众家之所长,琢磨出来的一项制度:估准(官方指导价)。
这是为了防止乱喊价,坑不明就里的外地商人,维护商业环境,但允许买卖双方不以估准价成交,反正就是给个参考价格,让你心里有数,知道自己要买的东西大概值多少钱。
商户名录、物价管控、质量监督等手段都上了,想尽一切办法维护良好的商业秩序,这便是邵勖的目的。
晋末长剑 第一百七十一章 筹建与成果(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