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丝锦不如宁锦那么有名,但也有些生丝物产。现在已经到了种桑时节,赵人对卫渊在宁州大举收丝也有所耳闻,只是当时宁州丝多质高,把钱都赚走了,赵国丝农只能羡慕。
没想到晋国居然自封边关,这简直就是天降财神。赵人想不通晋国为何如此想不开,非要跟钱过不去,但既然卫渊这尊财神来了,赵人就没打算让他再走。
仅仅三日后,赵国商队就收到了国内传来的消息。当地几处产丝地的世家大族全部出面,表示只要卫渊继续收丝,他们会保证赵丝比晋丝便宜两成,而且今年就会将种桑面积扩大一倍,明年会扩得更多。
既然赵商带着诚意而来,卫渊自是十分欢喜,于是不光答应,还给了他们几块好地作为修建商行之用。
众多晋国商队都是又气又急,但当卫渊公布第一批就要收两百万斤丝之时,所有晋商全都坐不住了!这么大一笔单子,本来都该是他们赚的!
宁州西部八郡的丝锦产业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许家产业。卫渊倒想看看,那些封锁边关的人能不能顶得住来自家族内部的压力。
同时卫渊终于解禁织机,开始小批量的制造新式织机,并且试着生产了几批锦。样品做出来后,卫渊细细检验,发现机制锦的品质一点不比普通宁锦差,甚至稳定性上还要好一些。
唯一能压机锦一头的,就是高手匠人手织的锦。这些锦花式每每有不同的变化,且好坏与否取决于匠人本身的审美水准,独一无二。
宁州还是有几位大匠的,他们织出的锦本身就是一幅书画,各有气象。甚至绝世大匠织出的锦自带气运,这是机锦永远也比不上的。
只是高手匠人太少,只有郡守以上,才有可能买得起一两幅他们的作品,县令都只能望锦兴叹。
当卫渊测试织机时,风听雨闻风而来,然后就始终跟在卫渊身边不走了。
龙藏第564章 所谓喜欢(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