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被称为“中城”,整体呈矩形,南北两端呈翅形。
张轨在位十四年,扩建姑臧城,在中城以北营建“北城”,作为他办公、居住的地方。
张轨死后,张寔继位,执政六年。期间但积蓄实力,发展生产,没大兴土木。
张寔之后是张茂继位,短短在位的四年间,他也不愿劳民伤财,就只提出重新、彻底地修缮城防,并在北城营建制高点灵钧台。
前者得到了同意,后者被群僚劝阻。不过,随着匈奴西进的企图愈发明显,最终于五年前建起了灵钧台,作用是“王公设险,武夫重闭”。
很显然,这是模仿邺城铜雀三台,考虑到张茂自己就住在灵钧台,日常办公亦在此处,那就更明显了。
张骏于四年前继位,他是个喜欢大兴土木的主。
恰好张轨、张寔、张茂时代长达二十四年的收拢流民、安抚部落、发展生产奠定了相当的物质基础,于是他开始营建南城。
南城主要是作为宫城存在的——虽未开国称制,但张茂曾接受匈奴“凉王”册封,匈奴败亡后,张骏对外且不论,对内自称“凉王”。
南城目前只是圈起了城墙,打好了宫殿地基。
晋末长剑第1001章 战和之策(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