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渊就吃了一惊,道:“这么少?西晋造这一具巨弩,可是花了一百五十万两!”
“怎么可能?”余知拙第一个反应是不信,然后才明白过来,叹道:“难怪总是国库空虚。这国库要是能充裕才见鬼了。”
卫渊也跟着反应过来。虽然在史书上这种事多如牛毛,但真让卫渊遇上时,这差价之大还是让他瞠目结舌。
余知拙改进过的巨弩都只要二十万两,那原版巨弩能值多少?
“余师叔,那你说这些巨弩能值多少?”
余知拙炼器多年,早已是大师水准,什么样的材料没见过?当下估算片刻,就道:“十二万两,不能再多了。”
卫渊惟有一声叹息:“真敢赚啊!”
一具造价十二万的巨弩,卖给朝廷时就变成了一百五十万,涨了十一倍有余。作为对比,卫渊一副胸甲卖二十两,赵国军方收价是五十两,只涨了一倍半。或许这就是赵国为什么比西晋强盛得多的原因。
不过虽然明知赵国军方采购价是五十两,青冥的胸甲也只能卖二十两。在二十到五十之间的这三十两,不是卫渊能赚的。这三十两去了哪里,巨弩的一百三十余万差价也就去了哪里,无非七姓十三望。
“我们要造几架吗?给我一个月时间,我就能完成新床弩的设计。”余知拙摩拳擦掌,他天生对这类巨型战争器械感兴趣。
卫渊却摇头,道:“我们现在资粮有限,还是先造飞剑枪。”
龙藏第385章 差价(完整版)精彩评论( 則)